早期的股骨头坏死病人常无明显的胯部症状,大多数病人只偶尔感到下腰部、大腿根周围或膝关节上方有酸胀不适,长距离行走、长时间负重时症状加重,甚至出现跛行,但一般休息后可缓解。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,行走活动后加重,有时为休息痛。疼痛多为针刺样、钝痛或酸痛不适等,常向腹股沟区,大腿内侧,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,并有该区麻木感。
郑州京科股骨头医院汪家勇主任指出,正是由于疼痛部位不定、时轻时重、变化多端的特点,造成很多股骨头坏死病人漏诊、误诊,贻误时机,甚至经常看到初次就诊的病人即表现为较严重的股骨头坏死,有的甚至股骨头塌陷、变形,才知道是股骨头坏死,留下终生遗憾。
一、疼痛的部位
股骨头坏死引起疼痛的神经根在腰部神经上,而这两个的反射区域一个在腰部,一个在膝盖上,股骨头坏死刺激周围神经,放射到大腿内侧和髋关节、臀外侧及膝关节,特别是闭孔神经的作用较大,传导股内收肌疼痛、股四头肌及膝关节疼痛,所以会引起大腿疼痛;放射到腰部就会“感觉”腰痛,其实是神经传导给人的错觉。因此,膝盖疼和腰疼也属于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之一。
二、疼痛的变化
1.疼痛早期
因股骨头内骨髓水肿、股骨头周围滑膜水肿、关节腔积液,造成大腿根周围针刺样、钝痛或酸痛不适,甚至不能翘二郎腿、穿鞋袜、抬腿骑车,会造成整个屁股困疼、大腿无力等症状,卧床休息、止痛药物、泡热水澡可以明显缓解疼痛。这个阶段的病人,关节穿刺甚至可以抽出血性的关节液,而正常情况下关节液是黄色粘稠液体,穿刺不出关节液。
2.疼痛中期
股骨头内部分骨小梁缺血、水肿、断裂,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,尤其是活动一天休息时疼痛更为明显,卧床休息、止痛药物、泡热水澡可以缓解疼痛,但只要略多活动疼痛就会加重,而且疼痛持续的时间会明显延长。进入中期以后,经积极药物治疗、扶拐休息等措施,疼痛会有所缓解,这时候也容易让一些病人误以为“股骨头治疗好了”,其实暗藏危机,真相是这样的:关节内积液减少、骨髓水肿减轻、骨小梁部分断裂压缩,从而股骨头的强度相对增加,所以疼痛减轻,其实是股骨头已经开始了塌陷,这个时候更应该提高警惕、继续治疗。
3.疼痛后期
股骨头逐渐塌陷,疼痛又重新开始加重,也就是病人认为的“这段时间太忙,吃药少了,所以疼痛加重了”,其实是股骨头关节面软骨碎裂、软骨下骨开始塌陷,关节活动时“碰撞”增加;伴随着塌陷程度的加重,关节活动度越来越重,从叉开腿困难、大腿根内侧筋及肌肉绷紧、疼痛到穿鞋袜困难,再到下蹲困难,就完成了整个股骨头坏死的演变过程。如果病人非常年轻、骨质条件良好的话,可进行可视血堵融通技术,股骨头塌陷后依然可以通过手术得到矫正。
郑州京科股骨头医院汪家勇主任提示:因股骨头坏死病因复杂,在各个阶段的病理特点不同、每个人感觉神经的不同“体验”以及坏死后塌陷的进程不同等诸多原因,大腿根及其周围的疼痛并非“千篇一律”。对于有类似疼痛、怀疑股骨头坏死的病人,还是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,不要盲目“自判”。
出品:好大夫在线 | 策划: | 制作: | 摄像: |设计: |